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 0000 000
邮箱:admin@admi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中国铜元俗称“铜板”,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
铜元与一般的圆形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
铜元铸造时间不长,前后仅流通了50多年,铜元的品种大约有1000余种,但其存世量却相当惊人;
甘肃造币厂造党徽双旗五十文铜币过于庞大的存世量使得铜元这个品种在国内集藏品交易市场上不太受钱币投资者青睐,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位!
铜元起源和发展铜元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发行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⅛制钱之不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首次仿造香港辅币制成铜元。
背↶面中央刻一蟠龙纹,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
清代铜元起初仍以“光绪元宝”为文,但各省铸币并无统一标准,成色样式均存在相当差异,铸造铜元的材质自然是铜,但是根据各种铜质合金成分的不同仍然能分出好多种。
比较多见的是红铜与黄铜,有些所谓乌铜、橙色铜,其实只是根据铜质颜色深浅而定的,实际上还应算作是红铜的一种,各种铜元中仍以红铜为多,有些省只是红铜和黄铜并铸。
“大清铜币”的中心粤、淮二十文、“开国纪念币”小写二十文、吉林中花十文等都是常见面值里十分罕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还有一些小面值半文、一文、二文铜元,流通时间不长、存世量不是很多,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有一些特殊面值的铜元难以形成流通,故存世量都很少,也值得一藏!
光绪三十年(1904),“广宝”铜元正面原来的“每百枚换一圆”字样改为“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的英文字“一仙”也改为“十文”;
改铸后的铜元精致、秀美,在当时流通很广,现存世量还很多,钱币交易市场里每枚仅售2~3元,背↶面英文字母错版为TENCASH的,值20元一枚。
但1904年铸造的“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是当年四川铜币厂成立之时的试↟样品,并未经流通使用,尚有红铜和黄铜两种类型,现已成为十分著名的铜元珍品;
当十重二钱。
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末时相比,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
孤品?
所谓孤品,乃指唯一品;
如“安徽九星十文开国纪念铜币”,民国元年(1912年)铸造,材质为红铜,系试↟铸样币,传为江西省代铸,存世仅见一枚?
孤品英文标为4R级。
极罕品;
是指存世数量极为稀少,少到屈指可数的地步?
罕品?
英文标为2R级,即R、R。
是指存世数量很稀少,罕品与极罕品的区别是存世量比极罕品稍多些,一般存世仅十几枚而已,如“河南省铸民国双旗嘉禾五百文大铜元”,民国20年(1931年)铸造,材质为红铜,该币因面值实在过高,当年难以流通,故开铸后不久就停铸,现实际存世量也极稀少,据传该币目前存世不足二十枚?
英文标为1R级,即R;
珍品的特点同样是数量很少,价格昂贵!
还有如“皖字二十文大清铜币”,材质为红铜,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1906年至1909年)铸造,该币品好者存世很少,所见的大都磨损很严重?
这类珍品币值得集币爱好者注意✈,今后很有可能列入罕品行列?
一般一副钢模最多只能铸造铜元2万枚左右,造币厂长期生产♧铜元,就需要大量钢模,而每个雕刻钢模的技师♉的风格又不完全相同,模具上必然会有许多细小的差异,这就为收藏和研究铜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目前钱币交易市场里一枚普通的“广宝”铜元通常仅值2至3元,但若有幸能收集到30枚同一品种却不同版别的普通铜元,那这些铜元合在一起的身价就可高达千元以上。
即便是同样品种的一枚铜板,品相的优劣对其价格的高低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铜板品相常用的分级标准一般有六级!
新品:全新未使用,带铜光。
近上品:有少量磨损,币纹大多可辨!
中上品:有较多磨损,币纹七成可辨。
中品:有严重磨损,但关键特征可辨。